中檢所對照品以其準確的特性、規范的管理以及廣泛的適用性,成為藥品質量控制領域的核心工具,為醫藥行業的標準化發展和監管提供了堅實基礎。
中檢所對照品的優點:
經過嚴格的生產流程和多重檢驗程序,確保其特性或量值的高度準確,有效降低實驗誤差風險,幫助企業完成研發申報等環節。
每批對照品均有明確標識(如名稱、批號、有效期等),并配套完善的貯存和使用規程,便于實驗室規范化操作。
覆蓋生物制品理化測定、抗生素效價評估等多種場景,且制備工藝與實際生產工藝相近,能真實反映產品特性。
針對穩定性較差的成分,可通過添加惰性輔料等方式延長保存期限,兼顧實驗需求與實際應用效果。
中檢所提供從制備到標定的全流程技術支持,企業還可通過定期標化自制工作標準品,形成動態質量控制閉環。
中檢所對照品的測定步驟:
1.原料選擇與預處理:選取純度較高、性質穩定的初始原料,通過重結晶、純化、干燥等多道精細工序去除雜質和水分,確保對照品的高純度。這一過程為后續準確定值奠定基礎。
2.稱量與定值:對處理好的樣品進行準確稱量,并確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。該步驟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流程,以保證每批次對照品的質量一致性和可追溯性。
3.方法適用性驗證:根據具體實驗目的(如鑒別、檢查或含量測定),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。例如,紅外鑒別時需關注樣品與對照品的晶型差異,必要時采用相同方法(如丙酮重結晶)統一處理,以確保光譜圖的可比性;對于熱不穩定的物質,則需采用特殊干燥方式并扣除水分影響。
4.水分校正與換算:除另有規定外,使用時應對照品進行水分測定。若含結晶水或鹽基,應按干燥品(無水物)計算實際用量,避免因水分干擾導致結果偏差。